现代生活中,因机械、交通事故和其它原因造成手指离断的情况,屡见不鲜。十指连心,断指的疼痛本就撕心裂肺,如再处理不当,错过再植的机会,遗留一生的残疾,会有一生的懊悔。
那么当遇到断指时,我们该如何处理?什么是断指再植,哪些情况需留意?断指再植,是指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显微镜)的助视下,将断离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进行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修复术,术后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细的手术。判断能否再植。首先断离的指体,要有一定的完整性;其次断指两端的血管神经可供对端吻合,断指再植手术贵在一个字“快”,越早手术成活率越高。
6月初,陈先生遭遇了意外,工作时不慎被菜刀剁伤致左拇指离断,损伤部位大量出血。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随后赶往我院急诊手外科(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立即开辟绿色通道,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送往手术室紧急手术。
“这个患者的情况不仅仅是断指再植那么简单,他的拇指在近指间关节处指间关节离断,要保证患者拇指功能活动,需进行保关节再植,首先彻底清创,复位骨折断断及关节面后克氏针固定,然后修复肌腱,显微镜下吻合血管神经,术中血管缺损还要取自体血管移植重建血运”科室主任郑大伟介绍,在显微镜下,他们用纤细的手术针,在细如毛发的血管和神经间“穿针引线”,精确吻合血管、神经。而人的血管像树根一样,越到后面越细密,每一个微小细节都决定手术的成功与否,要求医生拥有极精细的操作技术与极大的耐心。
当天,郑大伟主任医师与助手齐强住院医师在麻醉手术科的配合下为患者实施了左拇指清创保关节再植。经过3个小时的艰苦奋战,陈先生的手指头终于断指成活,颜色红润、饱满,血运良好,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成功只是关键一步,手指能否最终成活,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出现血管危象、栓塞等术后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断指未能成活。”显微修复重建外科护士长何方介绍,术后3天内的护理非常关键,患者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对病房的环境要求也非常高,温湿度一定要适宜。护理人员每隔30-60分钟巡视一次病房,重点观察患指皮肤色泽、远端皮温及血运情况,出现任何异常随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术后第7天,患者患指皮肤色泽红润,远端皮温恢复,血运良好,最终断指成活。
郑大伟主任医师总结: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断指再植术成为手外科一项专门的技术。断指再植术不仅需要外科医生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术后快速康复也尤为重要,所以一般再植术后5-7天,视损伤、再植血管水平以及是否有骨折内固定开始进行康复,通常要求患者每周逐步加强功能锻炼:一是术后2~3周可以逐渐被动活动各关节;二是术后 4~8 周在被动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指导患者开始主动锻炼屈伸、握拳等动作,活动至最大幅度时,防止肌腱粘连的发生;三是术后骨折初步愈合时,可以加大被动活动和抗阻力运动,通过逐渐加大的抗阻力训练促进肌力恢复,改善关节主、被动活动度。
郑大伟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美容主诊医师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徐州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副主委
徐州市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通讯编委
徐州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系列论文35篇,获江苏医学科技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承担市科研课题2项。
专业特长: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1号楼3楼手外科专家门诊
方杰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关节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委员
发表SCI论文5篇,中华系列论文33篇,获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承担市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
专业特长:拇手指全形再造、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
坐诊时间:每周五下午
坐诊地点:门诊1号楼3楼手外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