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是人体重要的运动、感觉、协调器官,承担着人类创造性活动、生产生活等多种功能。由于工农业生产器械的应用日益广泛,生活中应用器械、电器等产品的增多,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因意外所受到的伤害也逐渐增多。
手外伤的类型
手部基础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与关节、肌肉、神经、血管等。手外伤是最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如烫伤、切割伤、挤压伤、离断伤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部外伤类型:
手指骨折:手指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于手指导致的。
手掌创伤:手掌的创伤通常是指会影响掌部的功能障碍,如切割伤、磨擦伤和撞击伤等。
腕关节扭伤:关节扭伤是指以手掌向背的方向过度扭转或伸展,导致腕内部受到压力和挤压,引起软组织损伤,如劳损和肌腱撕裂等。
指离断:指离断是指手指被撕裂或切断,需要紧急进行紧急救治。
如何在外伤后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处置,保证恢复常规功能,减少致残率?快来看看正确的手外伤急救步骤!
遇到手部受破裂外伤,不能将手腕或手臂捆扎,这样不仅不能止血,反而阻止静脉回流,致使出血更多或者形成更严重的并发症。
正确方法:非专业人员慎重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止血,特别是小腿和前臂的筋膜厚、韧、缺乏弹性,且均有双骨和骨间膜,如果不掌握正确的包扎方法,很容易引起不良的后果,比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肢体缺血坏死等等。但如果必需用弹力绷带包扎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松紧度要适宜。松紧度以能将一个手指伸入缠绕的圈内为宜,以包扎后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2、加压包扎的时间不宜过久。包扎后每小时左右松解弹力绷带一次,每次约3~5分钟,如发现伤口有继续渗血,再继续加压包扎。
3、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包扎。如现场有条件,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如现场无条件,可以就地取材,伤口用洁净的布料、毛巾压迫后再包扎。
4、注意包扎顺序。绷带包扎时从从左到右、从远心端到近心端包扎,也就是从四肢的下部开始向上包扎,按此种顺序包扎的原因是可以避免血液积聚在肢体的末端,以免静脉瘀血。
如果手受伤后出现比较深、比较大的伤口,且伤口出血比较多,需要马上压迫伤口进行止血。
指尖出血:手指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这样一来就可以让阻断近端双侧指动脉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前臂出血:伤者需要抬高患侧肢体,然后先用棉垫包扎皮肤,接着把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棉垫的外侧,在局部区域缠绕两圈。
5.遵循四不原则。一不上药,不在伤口涂抹药物;二不触摸,手不触摸伤口;三不取匕首、利器等;四不送,内脏外露、骨折突出部不擅自放回伤患体内。
6.急救时不要舍近求远。受伤后尽快到附近的医院先处理,以免耽误病情,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
如果有手指离断的情况,要保存好断指需注意两个原则:干燥、冷藏。
干燥,即不要直接将手指浸泡在各类液体之中;
冷藏,即保存温度不可过低,应保持在0℃~4℃左右;
禁止将断指直接放入冰块上,放在衣袋、泡入酒精,盐水等液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