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仁慈医院关节外科蒋守海主任团队顺利完成微创“比基尼”(DAA*Bikini)髋关节置换术。此项微创技术标志着仁慈关节外科的技术水平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更好地造福于患者。
令人畏惧的“大手术”:髋关节置换
在以往的印象中,换髋关节可不是小手术,很多患者都做好了要在术后花大把时间躺在病床恢复的心理准备,66岁的赵阿姨也是这种想法。
因为常年辛苦劳作,赵阿姨的髋关节疼痛已有了20年的历史。最近,疼痛实在难以忍受,赵阿姨自主行走已经十分困难,连10米的距离也成了“鸿沟天堑”,更别提弯腰深蹲、穿袜子等动作了。为了克服这个“老毛病”,赵阿姨慕名来到徐州仁慈医院就诊。当听到医生建议手术置换髋关节时,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开刀要休息几个月?”
▲患者术前关节疼痛强烈,行走十分困难。
在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中,得从大腿后外侧开一道15厘米左右的口子,将周围的肌肉、关节囊、韧带切开,取出髋关节,放进人造关节后缝合。之后患者至少需要卧床休息3个月,让关节囊、韧带慢慢长好,包裹住新的人造髋关节。在这3个月里,起床、翻身、穿袜子等动作都容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十分不便。因此,赵阿姨和子女们都十分担心手术的康复情况。
小切口搞定“大手术” 当天轻松下地
然而,蒋守海主任却给了赵阿姨一个完全不同的说法。如今微创和快速康复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骨科手术上,“您放宽心,现在我们使用的比基尼(Bikini)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既美观又快速,切口很小,打个比方,伤口小到就算穿比基尼也不影响。”蒋主任介绍道,“而且手术恢复很快,如果顺利的话,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一番话彻底打消了赵阿姨的担忧。
▲蒋守海主任团队手术过程中。
通过术前精心准备,蒋守海主任、张玉帅主任和周屾医生团队为赵阿姨实施了比基尼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中医护人员同心协力,默契配合,手术圆满完成。
▲手术切口沿皮肤天然褶皱方向打开,愈合后痕迹更少。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中几乎没有出血,对肌肉组织损伤也比较轻微,术后当天,赵阿姨便可在助行器支持下行走活动,第二天上厕所时就可以正常使用马桶,深蹲幅度接近正常人水平。她自己都发出了惊叹:“网上说的髋关节置换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呀!”蒋主任告诉她:“这就是医学进步的结果。”
▲微创比基尼髋关节置换术后,次日即可行走。
专家科普
蒋守海主任介绍:“微创(DAA)髋关节置换术更加顺应人体的解剖结构,更大程度上避免了髋关节功能性肌肉组织的损伤,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特别是大幅降低了术后脱位风险,活动限制也更少,患者能够尽早的进行关节的活动与下床。”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这种术式具有切口更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还可以加快术后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项手术有可能发展成为“日间手术”,患者当天手术、当天出院,疼痛负担、精神负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都进一步降低。
徐州仁慈医院关节外科
领先淮海的“智慧关节管家”
徐州仁慈医院是淮海经济区唯一的三级甲等骨科医院,骨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在关节伤病救治方面,手术量约3000台/年,其中四级手术约占70%,机器人手术上百台,拥有Mako关节置换机器人、天玑骨科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着力打造“安全、智慧、微创”的新型骨科,形成了包括“早期预防、运动处方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阶梯化关节健康管理体系。
▲仁慈关节外科团队使用MAKO关节置换机器人手术中。
目前,徐州仁慈医院关节外科为全市“免陪照护病房”试点单位重点科室,全面推行“早康(ERAS)”理念和免陪照护服务模式,通过外科医生、护士、医疗护理员、健康管家“四位一体”诊疗照护体系,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康复效率,大幅改善了“一人住院、全家忙乱”的传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