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1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超显微医学修复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超级显微医学修复学术会议将在徐州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徐州仁慈医院专访多名本院显微外科专家,畅谈超显微技术的应用与前景,与全国同道交流共勉。
本期专访嘉宾为小儿骨科主任李甲。
专家简介
李甲
副主任医师 徐州仁慈医院小儿骨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数字与智能显微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交流会小儿整形外科专业学术工作组委员
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医疗美容分会常务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手足踝外科学组常务组员兼秘书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显微修复重建专委会委员
徐州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小儿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四肢畸形矫形,断肢再植、手指再造,四肢复杂创面的修复、创伤后功能重建。
超显微技术在小儿骨科领域内的应用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李甲:在小儿骨科领域,超显微技术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因为小孩子相比成年人,首先生理上发育还不完全,体格就比较小一些,相应的血管、神经、肌腱也都更加纤细。其次孩子的心智上也不成熟,一方面相比成人更容易受伤,另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具体到超显微领域来说,我们目前比较常做的就是一些血管吻合或分离,有时候在肉眼下看起来一团糟的情况,到了镜下就会豁然开朗。比如前段时间有个11个月大的孩子,被电动车伤到脚后跟,一大块组织离断,如果没有显微外科技术的话,只能做植皮,但那样的话很难恢复脚后跟的承重、耐磨功能。我们在显微镜下努力寻找到两根血管,进行了血管的吻合,实现了离断组织的再植,经过十天左右的观察,可以看到孩子的脚后跟几乎全面成活了,那么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就更加有保障。像这样用新技术解决掉新问题的时候,感觉给患儿和家属带去了新的希望,我们自己也会非常开心。
对于小儿骨科来说,超显微技术能否实现一些外形方面的需求?
李甲:小儿骨科业务范畴内有很大的一块是涉及外形的,其中与显微外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畸形矫正、外伤救治、疤痕的防治等。以畸形矫正来说,畸形不仅仅是骨骼力线的偏移,很多时候也伴有局部软组织的缺失,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来进行一些移植。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细小血管的吻合,最好还要带着神经来重建感觉和运动功能。这样一来,在超显微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矫形治疗的更好效果。
您对小儿骨科领域内的超显微技术发展有何期待?
李甲:我本人有十五年以上的显微外科经历,这么多年来也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患者的理念还是医生的理念都在不断发展。很多过去要考虑“能不能做”的手术,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做效果更好”。我也希望这种理念的改变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所以这几年在科普方面投入了一些精力。一方面从小儿骨科的角度出发,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孩子们生长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尽量避免受伤;另一方面从显微外科的角度出发,希望大家能具备一些基本的救治常识,比如说遇到外伤的情况,怎么应急处置,怎么保护创口,怎么保存离断组织,这些知识都很重要。在我们临床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处置不合理的案例,孩子到我们这的时候已经不具备理想的救治条件了,那么即便医生具备超显微技术,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往往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所以希望通过正确的认识,让超显微技术能够保护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