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再造是一种通过手术方式恢复手指缺失部分的方法。
一、手指再造的适用情况
通常适用于因外伤、先天性畸形、疾病等原因导致手指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者。例如,机器绞伤、切割伤、烧伤等严重外伤后手指缺损,以及某些先天性手指发育不全的情况。
手指再造对手术团队的要求:1.熟练掌握手足部解剖特点;2.指体再造属于高精度手术,要求术者拥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因此,能够进行该类手术的机构较少。
二、再造方法
1. 自体组织移植
• 通常从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脚趾、髂骨等取部分组织进行移植再造手指。脚趾移植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利用脚趾的关节、骨骼、皮肤等组织来构建新的手指,使其在外观和功能上尽可能接近正常手指。
• 优点:自体组织相容性好,术后排斥反应小,再造的手指在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可能恢复较好。但也存在供区损伤的问题,如从脚趾取组织可能会影响脚趾的外观和部分功能。
2. 3D 打印技术辅助再造
• 先通过 CT 等影像学检查获取患者手指缺失部位的详细数据,然后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出与缺失部位精确匹配的模型。医生可以根据模型进行手术规划,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优点:这种方法可以更精准地再造手指的外形,对于复杂的手指缺损情况具有一定优势。
三、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
1. 风险
• 感染:手术后伤口可能发生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和再造手指的成活。
• 血运障碍:如果再造手指的血液供应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手指坏死。
• 功能恢复不理想:尽管手术力求恢复手指的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术后手指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2. 注意事项
• 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手术。
• 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碰撞和过度活动、定期复查等。
• 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手指的功能。康复训练过程可能较长,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
四、典型案例
患者男30岁,机器绞伤致左拇指远节缺损,经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成功再造。
▲术前外观
▲术后外观:
▲足供区情况
术后:指再造术后1周是危险期,需要随时观察皮瓣血运(皮色、皮温、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情况),如出现血运障碍,需要及时处理;观察创面渗血渗液情况,一般术后3日渗出较多,后慢慢减少;注意伤口换药预防感染,行抗感染治疗。术后1~2周是稳定期:血运稳定基本存活,患者可下地活动;对于植皮的患者,术后10日植皮区观察皮肤存活情况,定期换药,术后2周伤口拆线。术后2周~3月是恢复期,定期复查手部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手部可行部分功能锻炼,禁止暴力活动预防骨折移位等。术后3~6月手部X线复查,加强手部功能锻炼,手指感觉开始恢复,进行神经刺激恢复锻炼及精细动作锻炼等,用患手开始日常生活,争取早日适应再造手指。
方杰医生总结:
该例手术的成功再次展现了我院手外科雄厚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标世界一流,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郑大伟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美容主诊医师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徐州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副主委
徐州市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通讯编委
徐州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系列论文35篇,获江苏医学科技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承担市科研课题2项。
专业特长: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
联系电话:13775981567
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1号楼3楼手外科专家门诊
方杰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关节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委员
发表SCI论文5篇,中华系列论文33篇,获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承担市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
专业特长:拇手指全形再造、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
联系电话:15855973595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1号楼3楼手外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