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聚焦“科研服务临床·创新驱动发展”主题,徐州仁慈医院举办第二届金龙湖医学科研创新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医学科研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该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携手为推动淮海地区科研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论坛期间还迎来了双重喜讯——李刚教授专家工作室与郑有卯教授专家工作室在仁慈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专家工作室的落户,标志着仁慈医院在深化科研合作、引进顶尖专家方面再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徐州仁慈医院理事长宗亚力致辞,作为淮海地区骨科与显微外科区域诊疗中心,仁慈医院深感荣幸能够汇聚行业内的众多领军人物与科研先锋。通过精心设计的专家指导带教项目及高端学术论坛,为医院科研创新与临床服务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宗亚力表示,徐州仁慈医院充分动员人、财、物各类要素,为每一位莅临仁慈医院的专家搭建个性化创新平台,希望越来越多的顶尖专家能够在仁慈平台上充分施展才华。同时,仁慈医院也将抓内涵、建机制,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以期更好地践行仁慈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徐州仁慈医院副院长石荣剑教授作2024年徐州仁慈医院科教研工作报告,他提到,仁慈医院身处经开区,金龙湖名称寓意着“龙遇水而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金龙湖医学科研创新发展论坛自去年首届举办,便承载着推动仁慈医院医学科研进步、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2024年是仁慈获批三甲骨科医院的第一年,医院设立了专职临床科研岗位,引进了循证医学专家董道兴博士每月两次进行科研思维辅导,在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2024年徐州仁慈医院科研创新成果部分展示
专家工作室揭牌成立
注入科研新动力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研大咖、临床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创伤与矫形外科学系终身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刚教授,著名淋巴外科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有卯教授同步在徐州仁慈医院设立工作室,将为仁慈带来新的科研方向和突破点,推动医院在智慧骨科、显微外科等领域取得更多科研成果。未来,仁慈医院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让先进医疗成果惠及民众。
△徐州仁慈医院院长鄂云翔与李刚教授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李刚教授是国内再生医学、组织工程领域的先行者,并专长创伤和矫形医学、糖尿病足临床研究等,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科研奖项,累计在《Nature Medicin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拥有中国、美国等发明专利16项。徐州仁慈医院作为淮海经济区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致力于智慧骨科的临床应用、科研创新,长年活跃在国家级、省级骨科学术活动中,近年来多次创造学术会议投稿量第一、采用量第一、优秀论文一等奖等科研佳绩。本次李刚教授工作室的成立,将为仁慈智慧骨科科研服务临床、创新驱动发展的又一重要契机。
△徐州仁慈医院理事长宗亚力与郑有卯教授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郑有卯教授专注淋巴显微外科领域,在四肢淋巴水肿和阿尔兹海默病(AD)的超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徐州仁慈医院深耕超级显微外科技艺,是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超显微医学修复分会会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培训中心、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单位,近年来已完成超级显微外科手术近千例,关于超显微术中数字测量技术的科研转化成果已在国内各顶级医院投入应用,并长期承担国家、省、市各级显微外科培训任务,是全国重要的显微外科科教研与临床实践阵地。本次郑有卯教授工作室的成立,将为顶级专家创造广阔的发挥空间、稳定的实践平台,更为徐州仁慈医院超级显微外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在本次工作室成立当天,郑有卯教授即与徐州仁慈医院超级显微外科团队合作完成两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两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目前正积极康复,有望回归正常家庭生活。
顶级专家聚首
分享医学科研最新动态+前沿技术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俞光荣教授分享《临床科研的选题和设计》课题。
李刚教授作《牵拉成组织技术的启示与新的临床应用》学术分享。
郑有卯教授作《颈部M-LVA改善AD的解剖基础和临床探索汇报》学术分享。
开好局、起好步、谱新篇,徐州仁慈医院以科研开年,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临床问题为牵引,秉承“创新、协作、务实、高效”的科研理念,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未来,仁慈医院将开创科研创新发展的新局面,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