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来临,水产市场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各式各样的鱼类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处理鱼虾、海鲜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被鱼鳍刺伤导致的手部感染。在处理鱼类时,尤其是那些带有尖锐鱼鳍的鱼类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刺伤。这些看似微小的伤口,实则可能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
感染后的症状
被鱼鳍刺伤后,初期症状可能仅为局部红肿和轻微疼痛,但随着时间推移,细菌会迅速扩散,引发全身性感染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局部水疱、皮肤及肌肉坏死,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海水中的创伤弧菌(Vibrio)和海分枝杆菌,它们能通过伤口迅速侵入人体,引发严重感染。
创伤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感染后可能导致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海分枝杆菌:易感染淡水和海水鱼类,通过破损皮肤导致“鱼刺伤肉芽肿”,不仅累及皮肤,还可能影响肺部、骨关节及血液系统。
本院案例
李先生是一名水产市场的工作人员,近日在杀鱼时,右手掌不慎被鱼鳍刺伤,李先生对这个小小的伤口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当天就出现了低热症状,李先生仍没怎么在意,到第二天早上全身发热症状不退,右手掌肿胀、剧痛难忍,他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来到徐州仁慈医院。经过熊祖国副主任医师接诊查看患者发现,李先生的右掌一细小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压痛明显,右中指活动时疼痛加剧,前臂局部也出现了一定的疼痛不适。参考超声诊断,考虑为右手掌感染,予急诊清创、切开引流手术治疗,术中见右手掌伤口深部感染明显,右中指屈肌腱周围出现大量脓性液体,予清创后,伤口开放引流。术后当日晚上患者发热症状消失,右手胀痛消退。
被鱼鳍刺伤右手掌的细小伤口
术中见右手掌中指屈肌腱周围大量脓性液体,予切开引流。
鱼鳍刺伤后科学处理方法:
1、立即冲洗伤口:一旦被鱼鳍刺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将伤口中的细菌冲洗掉。
2、消毒处理:使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3、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甚至可能需要手术移除受感染的组织。
4、预防措施:在处理鱼虾、海鲜时,应佩戴手套,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在手上有伤口的情况下接触海鲜或海水。同时,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鱼类,并彻底做熟后食用,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