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再造是一项尖端的医学技术,旨在为各种原因失去手指或手指功能受损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通过这项技术,仁慈专家团队能够重塑手部功能,让您重新拥有灵活自如的手指。
手指再造的过程包括多个关键步骤,从精确的术前评估开始,确定适合患者的再造方案。仁慈利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将供体组织与受区血管、神经进行精细吻合,确保再造手指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
在手术过程中,仁慈专家团队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达到较佳的手术效果。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除了手术本身,我们还提供全面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仁慈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部功能。
案例:患者青年男性,19岁,,2岁玩耍时,被机器链条挤伤致右手示指环指离断毁损,当时无法再植,行残修整术,患者的手指缺失对家庭及患者本人来说打击巨大,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具有重要的功能和社交属性,患者生活中很自卑,经他人介绍来到我院,科室讨论后拟定手术,示指再造术方案,再造出的手指外形逼真、功能完善,同时还能保证脚趾的完整和功能,患者当即接受了再造方案。
术前外观
手指再造对手术团队的要求:1.熟练掌握手足部解剖特点;2.指体再造属于高精度手术,要求术者拥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因此,能够进行该类手术的医院较少。
术后外观
指再造术后1周是危险期,需要随时观察皮瓣血运(皮色、皮温、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情况),如出现血运障碍,需要及时处理;观察创面渗血渗液情况,一般术后3日渗出较多,后慢慢减少;注意伤口换药预防感染,行抗感染治疗。术后1~2周是稳定期,血运稳定基本存活,患者可下地活动;对于植皮的患者,术后10日植皮区观察皮肤存活情况,定期换药,术后2周伤口拆线。术后2周~3月是恢复期,定期复查手部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手部可行部分功能锻炼,禁止暴力活动预防骨折移位等。术后3~6月手部X线复查,加强手部功能锻炼,手指感觉开始恢复,进行神经刺激恢复锻炼及精细动作锻炼等,用患手开始日常生活,争取早日适应再造手指。
“该例手术的成功再次展现了我院手外科雄厚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标世界一流,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方杰主治医师说。
郑大伟 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美容主诊医师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
徐州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副主委
徐州市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通讯编委
徐州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SCI论文4篇,中华系列论文35篇,获江苏医学科技奖1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承担市科研课题2项。
专业特长: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
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1号楼3楼手外科专家门诊
方杰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关节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修复重建学组委员
发表SCI论文5篇,中华系列论文33篇,获淮海医学科技奖1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承担市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1项。
专业特长:拇手指全形再造、上肢创伤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骨缺损显微修复、肢体功能重建、肢体肿瘤整形外科(肿瘤整形切除、显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