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79岁的冯大爷(化名),两月前发现左腕背侧出现一包块,包块表面并无红肿,于是也没有注意。但是近1月来包块逐渐增大,看起来竟然有“鸽子蛋”大小,包块伴随酸胀,伸腕活动受限。这时冯大爷开始重视起来,于是他先去附近诊所,诊所医生因技术问题受限无法判断病情,就建议冯大爷到大医院去治疗,大爷随后又来到另一家医院就诊,医生看过之后告诉冯大爷这是“腱鞘囊肿”,制定的治疗方案是要在左腕背侧切开取出囊肿,大约要切一个长达5cm的切口,大爷听后表示难以接受,说自己都79岁了,一辈子没做过手术,现在要开刀心理这道坎实在是过不去。回家之后大爷还是感觉忐忑不安,不治吧肿块越来越大,左腕酸痛影响生活,治疗吧又得开刀怕出现其他的意外。这件事成了冯大爷的一块心病,后来偶然间和邻居聊天时了解到徐州仁慈医院是治疗手部疾病的专业医院,在淮海经济区都名列前茅。于是便来到仁慈医院就诊,齐伟亚主任接诊后仔细了解了冯大爷的病情及不想做手术的心情,于是决定应用关节镜技术,用不开刀的手术帮助冯大爷解决病痛。
术前
当天,冯大爷办理了住院手续,然后做了术前的相关检查,明确了诊断之后,齐伟亚主任、熊祖国医生和吴衡医师就在臂丛麻醉下为冯大爷在关节镜辅助下做了左腕囊肿切除术,术中探查囊肿蒂部位于舟月关节韧带背侧缘,术中分离囊肿四周直达底部,使用一次性刨刀切除囊肿蒂部及部分增生滑膜,背侧按压囊肿吸引囊液至清晰,生理盐水冲洗干静;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整个过程只用了30分钟,最重要的是,手术只在左腕背侧留下了两个3mm左右的切口。术后皮内各缝合1针,无需拆线。术后冯大爷非常满意,第二天给冯大爷换了药,就出院了。
术中探查
术后即刻
小科普:什么是腱鞘囊肿?
冯大爷这个左腕背囊肿属于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囊壁为致密硬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囊肿为单房多见。多发于腕背和组背部。起病缓慢,多发病部位可见一圆形肿块,有轻微酸痛感,严重时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
根据吴衡医生介绍,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得了这种病无需慌张,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就可以了,但是一般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都会是手术切除,如果想微创治疗就要到专科医院经专业治疗。
医生名片
齐伟亚
副主任医师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二病区副主任。毕业于江苏大学,十余年来在创伤骨科与手骨关节外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曾进修于北京积水潭医院,专科研修腕关节外科。先后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作为导师参加国际腕关节学习班。
研究方向: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腕关节镜技术,腕关节痛、腕骨骨折及腕部肿瘤的诊断治疗。
专业特长:腕关节微创手术,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断肢再植、先天畸形,创面修复,功能修复重建。
熊祖国
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 : 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断肢及断指再植、创伤修复,组织瓣移植,先天畸形、瘢痕,功能重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