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铜山刘集镇52岁的滕大姐一颠一颠地来到徐州仁慈医院足踝科求诊。滕大姐走路姿势不稳,左脚外翻,不能着地,只能踮着脚尖走路,既不便,又痛苦。
滕大姐出生时左足便有轻度的马蹄内翻,无法蹦蹦跳跳,12岁时父母带她去一家医院做了矫形手术,稍有好转。但几年后又渐渐感觉不适,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3年前滕大姐察觉左足畸形开始加重,半年前左足、踝关节开始僵硬、疼痛,行走十分痛苦,打听了一圈,滕大姐找到徐州仁慈医院足踝科治疗。
足踝科曹广超主任接待了滕大姐,给她做了详细的专科检查及肌力的评定,询问病史,结合片子,诊断滕大姐左足是马蹄外翻足,同时伴有后足关节炎和踇外翻。滕大姐的左足已经畸形多年,走路时脚不能沾地,需要做矫形手术,将她外翻的左脚放正,才能恢复正常的走路功能。
经过详细的查体,完善的术前检查,严谨的会诊,曹广超主任苏省医生手术小组为滕大姐进行了左足矫形手术。术中,除了对患者的马蹄外翻足进行了截骨矫形,肌腱转位,跟腱延长,还对严重的踇外翻进行了矫正。手术很成功,由于患肢畸形时间较长,马蹄较严重,踝后侧软组织张力较大,术后滕大姐的左小腿用了外架固定,维持中立位,防止复发。目前,滕大姐在足踝病区康复,第三天开始康复训练,情形良好,很快就要出院了。
曹主任表示,出院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患者就可以正常走路了。“回家好好进行康复锻炼,完全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马蹄足有什么特征?
马蹄足是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的骨关节畸形。患有马蹄足的病人站立和行走时足的形态很特别,与一般人很不一样,如果孩子到了可以行走的年龄,站立行走时却以足尖着地,而足跟悬空,形如马蹄;走路时足尖不能抬举,常踢地而行,足尖先着地而后足跟着地;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足的前部跖屈明显,常合并凹足,跟腱短缩,足完全不能背屈,这种情况就是明显的马蹄足。
为什么说马蹄足越早治疗越好?
“先天性足畸形出生后越早治疗越好,如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非手术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只能通过手术治疗了。”曹主任说。尽管马蹄足畸形在出生时即被发现,但仍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小担心受罪,甚至抱着“等等看”的心态,等孩子越来越大了,才发现足部畸形没有任何改善,这才想到到医院就诊,有的还认为该病需等到年龄大点时才能治疗,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曹主任提醒,无论是先天性马蹄足还是后天造成,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需要及早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数月之内获得畸形的完全矫正。而延误治疗或不治疗将可能导致畸形的不断加重,治疗的难度将越来越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徐州仁慈医院是专业的三级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是江苏省成立较早、淮海经济区规模较大的足踝专科,目前已发展为两个病区,设置床位120张,是省内外规模较大的足踝病区。科室先后与知名骨科医生联盟一一泉医生集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上海同济医院、上海华山医院、西安红会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大院展开交流合作,同时特聘俞光荣教授为首席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指导,为淮海经济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诊疗服务。
目前,科室集中开展下肢创伤显微外科修复、足踝部骨折脱位及运动损伤的踝关节镜微创治疗;足踝部先天及后天性畸形如各种马蹄足、高弓足、平足和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各种足踝部严重创伤后畸形愈合的矫正重建;足踝部疼痛的治疗等;以及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踝关节融合术(两关节、三关节、四关节)、踇外翻微创矫形术、跟腱断裂微创修复术、踝关节镜技术、游离(岛状)皮瓣修复创面术、 llizarov技术、断肢(趾)再植术、多(并)趾矫形术、陈旧性跟骨骨折矫形术等治疗。
专家名片
曹广超
副主任医师
足踝科一病区副主任
Sl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第二届委员
亚太足踝外科医师协会中国区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秘书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皮瓣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委员
从事手足显微外科工作十余年,并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无锡手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08年成功完成省内首例“预构皮瓣修复足底撕脱伤”,提出新的术式修复足底撕脱伤, 《预构感觉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撕脱伤》一文,在《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八届“三优”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
专业特长:足部的显微修复、断肢、断趾再植、Pilon骨折、Lisfranc损伤、踝关节骨折,跟骨、距骨骨折,平足,高弓畸形、踇外翻、跟腱断裂、踝关节运动损伤、踝关节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