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杉杉(化名)自幼患有分娩性臂丛神经牵拉性损伤(即产瘫),无法想象如此娇小的她,已经做了三次臂丛神经手术。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家人带她到上海的医院做了两次肩外展功能重建手术。上个月,杉杉又在我院做了肩外旋功能重建手术。
(术前视频)
什么是分娩性臂丛神经牵拉性损伤?
分娩性臂丛神经牵拉性损伤(即产瘫)是由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头肩产生分离作用而引起的臂丛神经牵拉性损伤。研究认为胎儿的臂丛神经在分娩过程中受牵拉和压迫是主要原因,比如胎儿过大导致难产。时至今日,产瘫已发展成手外科领域里的疑难病。在治疗过程中,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2019年9月8日,杉杉的外婆得知徐雷教授来仁慈坐诊的消息,特意带着外孙女来到我院求诊。经过检查发现患儿左肩主动、被动外旋活动不能。杉杉在家没办法自己扎小辫儿,在学校做广播操时有些动作做不到位,敏感的她,内心有一点儿自卑。徐雷教授与陈步国主任仔细研讨了杉杉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告知杉杉的外婆,下月即可带小姑娘来仁慈做肩外旋功能重建手术。
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雷教授工作室暨徐州仁慈医院周围神经中心损伤中心在徐州仁慈医院成立,手外科及显微外科专家定期来我院坐诊,开展臂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等疑难病症的坐诊和手术,为淮海经济区广大手外伤患者带来了便利和福利。
1小时完成肩外旋功能重建手术
杉杉的专科检查结果显示:左肩内旋活动可以,外旋主动活动不能,被动活动约0—15°。2019年10月12日,仁慈手外三病区陈步国主任团队为杉杉进行了“左肩外旋功能重建术”。术中,手术团队于患儿左侧锁骨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切开皮肤,沿肌间隙向深部分离。被动肩外旋时膨大喙突阻碍肱骨头旋转;咬除部分喙突,旋转肱骨头,旋转良好,无阻挡。松解挛缩肌纤维,松解肩关节囊,被动活动肩关节,肩外旋可达90°。陈主任团队仅用1小时顺利完成了该手术。
(术中视频)
术后6周取石膏
一同参与本次手术的唐兆麟医生向我们介绍,由于杉杉打了石膏固定左肩,左手臂暂时无法活动。但右手臂不受限制,可以正常吃饭和写字,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术后6周左右,即可取下石膏,到时再根据杉杉的恢复情况,指导她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目前,杉杉感觉良好,正在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