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膝盖骨”,它位于膝关节的前方,起着保护膝关节和辅助腿部运动的作用。当髌骨脱位时,可能会滑出正常位置,导致关节功能受限,疼痛,以及不稳定感。
对于刚满16岁的小孙来说,正处于一个女生的花样年华,平时活泼开朗的她也喜欢经常和朋友四处游玩享受美好生活。但是,在近一年里,小孙在外出步行时,总是莫名其妙的摔倒,有时即使是平坦的路面,也会摔倒!
起初,小孙还以为是自己不小心,但随着次数的增加,小孙及其父母终于发现有可能是自己的腿出现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小孙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徐州仁慈医院小儿骨科寻求帮助。
经过系统检查,仁慈小儿骨科史迎春主任发现其双侧髌骨复发性脱位。原来,早在一年前,小孙出现左侧髌骨脱位的情况,但却没有重视,因此才有了上述种种情况的发生。
随后,仁慈小儿骨科史迎春、闫成士、霍艳超手术团队为小孙进行了手术,手术很成功,不到1小时便顺利完成。
对于这类发育性髌骨脱位,仁慈小儿骨科史迎春提醒大家: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髌骨移位、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造成长期影响。
延伸阅读:
髌骨脱位的成因
1. 膝关节发育不良:如髌骨位置较高、股骨滑车发育不良、股骨内旋增大、胫骨外旋增大、膝关节外翻畸形等。这些发育不完善的状态,使得髌骨在受到轻微外力时容易发生脱位。
2. 运动中的损伤:如高尔夫运动中发球转身时伴随的小腿外旋姿势,可能导致髌骨脱位。另外,如厕时膝关节内扣、下蹲速度过快也可能引发髌骨脱位。
髌骨脱位的预防
1. 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通过锻炼腿部和臀部肌肉,提高关节稳定性,减少脱位风险。
2. 运动前热身:充分热身可以帮助关节更加灵活,减少运动损伤。
3. 注意运动姿势: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过度扭曲或内扣膝关节。
4. 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给关节充分的休息时间。
5. 如厕与下蹲时注意事项:如厕时,尽量让膝关节稍微往外分一点,减少外翻的角度,下蹲速度也要慢一点。
如果您对孩子的膝关节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可到仁慈小儿骨科进行咨询,切莫因为大意延误孩子的病情!呵护儿童健康,从现在开始。
专家名片
史迎春
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委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小儿骨科和小儿整形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0 余年,经验丰富,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脑性瘫痪;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髋内翻;肘关节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扁平足;多指(趾)、并指(趾);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以及四肢、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等有上千例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