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知识】
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狼疮)导致的一种继发性肾炎。狼疮是一种很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在女性激素升高(如怀孕)、紫外线照射、化学污染、感染等诱因下容易发病。当狼疮侵犯肾脏,病人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不全等肾炎症状时,即称为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的表现轻重不一,与一般肾炎并无差别。轻者可无症状,仅在尿常规检查时发现有尿蛋白或血尿。
二、【休息活动】
狼疮活动期及肾功能不全、出现水肿、高血压、凝血异常等症状者需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活动。
三、【饮食】
给予热量充足、低盐、低脂、含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有肾功能下降者根据GFR调整蛋白质摄入,予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芹菜、香菜、无花果。韭菜等感光敏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血糖升高者避免食用单糖、蔗糖及其副品。
四、【用药】
狼疮性肾炎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及降压、保肾等药物。
五、【出院指导】
1.休息与活动:狼疮患者应保持运动避免过度卧床,一些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机体耐力的活动对疾病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已有炎症损害的关节,建议进行游泳、散步、骑车活动。
2.饮食同前。
3.用药:
(1)了解有关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严格按医嘱用药,不能随意自行更改。如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基础药物。使用剂量由小、中、大和冲击剂量。选择合适剂量,何时减量,一定要根据病情,因人而异,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激素可以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感染、高血压、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
(2)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磺胺类、卡那霉素、庆大莓素、多粘菌素B等多种抗生素;中药(特别是关木通、防已等);镇痛剂等。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3)避免使用诱发本病的药物,如普罗卡因酰胺、肼屈嗪、抗结核药物、抗生素如青霉素等。
(4)禁止随意用药,尤其禁用速效感冒药,中药土方或偏方。
4.自我监测与管理:
(1)避免日晒和寒冷的刺激,外出时可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衣及长裤。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裸露皮肤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染发烫发剂。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切忌挤压皮肤斑丘疹,预防皮肤处感染。
(3)定期检查,特别是血、尿常规,肾功能以及免疫指标,至少每3月检查一次。
(4)避免使用偏方,或到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5)保持情绪平稳,乐观,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