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脊柱科 崔晶
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脊柱或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幸运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治的,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恢复。
术后第二天王大爷下床活动
77岁的王大爷因轻微扭伤导致腰背部疼痛并且活动受限,一开始他以为是一般的腰肌劳损,休息休息就能好,可是一个月下来,疼痛一点都没减轻,配了膏药和服用止痛药也不见效,症状反而越来越重,起床翻身时疼痛更明显,王大爷赶紧到
徐州仁慈医院,一拍片,结果是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王大爷很纳闷,怎么没摔跤就骨折了呢?原来,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往往不需要太大外力就能发生骨折。
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没有风险?
术前
针对王大爷的顾虑,徐州仁慈医院脊柱科张冶医生耐心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因为保守治疗会因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骨量进一步丢失,导致再度骨折,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患者最终因长期卧床并发症而死亡。
王大爷听完解释打消了保守治疗的想法,决定遵从医生建议,选择手术治疗。
能不能耐受手术?手术创伤大不大?风险大不大?术后多久能下地活动?
这些也是患者关心的问题。张冶医生告诉王大爷,这个手术是微创手术,不是传统意义上开大刀的方法,手术切口很小、时间也短,只需向骨折的椎体内“打一针”,注入神奇的专用“骨水泥”,通过骨水泥将骨折块锚定,疼痛就能迅速缓解,术后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动,生活能自理,很好地避免传统治疗长期卧床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也减轻家人负担。
微创伤口
术后王大爷便感觉自己腰部疼痛消失,起床和翻身都不疼了,他拉着张冶医生的手连连感谢。术后,脊柱护理团队按照“加速康复”理念,仔细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嘱咐王大爷尤其要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出院时,王大爷和家人特地到医生办感谢徐州仁慈脊柱团队,感谢张冶医生这么好的技术,感谢护理团队的悉心照料。
专家名片
尚军
骨科副主任医师。徐州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专业十余年。先后在解放军89医院骨科、长海医院进修学习。
在脊柱、关节疾病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髋、膝关节微创置换术。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颈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两项。
张冶
骨科主治医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2015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院骨科脊柱外科进修学习,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病老年创伤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徐州仁慈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治医师,脊柱组医疗组长。
专业特长:脊柱、四肢骨关节创伤的诊治,颈、肩、腰、腿痛的诊治。擅长各种复杂创伤骨折、微创椎体成形、椎间孔镜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