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久病成良医”,许多上了年纪的慢性病患者就“我的身体我做主”,自己给自己“看病吃药”,但这其实很危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注射胰岛素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注射胰岛素时,不仅需要自备血糖仪,还得保证每天都自测血糖,并且记录下每次的结果,这样才方便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注射不当的话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低血糖。有些糖友认为自己“久病成医”,但由于个人对医学常识了解得不够深刻,“久病成医”很可能会耽误自己的病情,还会在身体里埋下安全隐患。昨日下午,60岁的“糖友”王女士自行注射胰岛素过量导致低血糖昏迷,幸亏被120及时送到徐州仁慈医院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家住孟家沟的王女士是位有着30多年糖尿病史的老年“糖友”,这几十些年为了控制血糖她很多东西都不敢吃,自己在家中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昨天下午1点多,王女士同往常一样拿出胰岛素笔注射器准备自行注射,因考虑到中午吃了很多肉,王女士觉得应该在往日注射20个单位的基础上加大注射量才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所以一下子就注射了28个单位的胰岛素。没想到半个小时后,王女士突然感到心慌气促,气喘吁吁,然后就陷入昏迷了。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并送往徐州仁慈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据徐州仁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赵荣方介绍,王女士送来医院的时候快接近休克,血糖值才仅仅1.4,医生诊断为低血糖昏迷。“正常人的血糖一般在3.9至6.1之间,小于3.8毫摩尔每升就会有低血糖轻微反应,而低于2.8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昏迷,王女士因注射胰岛素过量,如果不是送医及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赵荣方说。紧急注射高糖后,经过进一步的维持血糖和补液治疗,王女士1个多小时后逐渐苏醒过来恢复神智。
苏醒过来的王女士告诉小编说,她每天这样打针已经三十年了,每天四次,三餐前各一次,睡觉前还有一次,以前刚查出糖尿病的时候,血糖几乎达到30,超出正常值的近5倍。“我因为自己注射过量,在金山桥社区医院抢救了好几次了,光抢救费用合起来都花了1万多了,可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好的,所以就自己学会了给自己打针。”
糖友可以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吗?
胰岛素的剂量调节是个非常复杂和专业的问题。因为这里面涉及到选择的胰岛素种类、剂型,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以及血糖控制目标等一系列问题,而糖尿病患者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大都比较片面,没有系统地掌握,所以一知半解的糖尿病知识非常容易让随意调整胰岛素剂量的糖尿病患者陷入危险的境地。
如果糖友要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应有多次血糖监测数值做后盾。在日常生活中,糖友可根据多次血糖测定结果来调整胰岛素剂量。
调整胰岛素要注意这两种情况
一是血糖刚刚平稳时。此前血糖水平非常高,当血糖降至正常后的第2—3天,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此时若未能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往往会出现低血糖事件。
二是使用激素的糖友。患者在大剂量短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往往对胰岛素不敏感,故在较大剂量的晚餐前胰岛素治疗下,晚餐后2小时血糖仍高,但到晚餐后3—5小时,糖皮质激素代谢完毕,但皮下注射胰岛素仍在持续作用,容易出现低血糖。此类患者应避免餐前胰岛素使用过量,必要时可临时加用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
另外,如果白天进行了长时间或强度大的运动,比较劳累时,一般应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50%左右,并监测睡前血糖水平,从而对当日基础胰岛素用量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