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龙,徐州仁慈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90后小伙,也是徐州仁慈医院驰援武汉的四名医务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2020年年初,王友龙许下了一个愿望——今年把女朋友娶进家门,他还为成立小家庭制定了计划:1月20日订婚,3月装修新房,5月拍婚纱照,10月结婚……
然而,当疫情来临时,他似乎忘了刚刚许下的新年愿愿望,第一批就报名驰援武汉;医院考虑到他年轻,还有结婚大事要忙,科室主任杨卫东第一批出征;2月13号凌晨,仁慈医院第二批队员征集时,他再次报名,强烈要求去武汉支援。
“凌晨接到通知,说当天下午就集合出发,接到通知我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一个怕她担心,怕她休息不好,更主要的也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告诉她吧。就这样,熬过了一晚上,13号早上,我给她打电话说,我下午要去武汉了,她先沉默了好一会,说,那我送送你。因为她在沛县,我就告诉她说,你别来了,来了也不一定能赶上。其实,之所以晚点告诉她,就是不想让她来送我,怕她跟着担心吧。”
尽管说了不要“送行”,但是在徐州仁慈医院的出征壮行仪式上,王友龙还是看到了女友张艳茹的身影。
“我就想,无论如何都得去送送他。”得到消息的张艳茹冲出家门,从沛县老家一路开车疾驰来徐。
从医院到机场的一路上,两人紧紧握住双手,沉默无言。安检准备登机的那一刻,王友龙突然打破沉默,抱着张艳茹大声告白:“等我平安回来,娶你做最美的新娘。”
在武汉的他 怕未婚妻担心很少谈工作
2月16日,徐州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感染20病区及感染21病区,王友龙和同事们正式投入战斗。但繁重的隔离装备,却让原本得心应手的护理工作变得略微有些困难。
穿防护服要14个步骤,脱防护服要39个步骤,每一步都不得马虎。不过,我很少跟她谈着这边的工作,因为主要是怕她担心。
穿好防护服,由责任组长逐一检查,确保防护措施严格没有疏忽,合格才能进入隔离病区。每班王友龙和同事需要工作四个小时,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因为缺少护工和保洁人员,他们还要承担发饭、打水、收拾餐后饭盒等工作,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在与病毒正面战斗的这半个月里,王友龙最感动的便是来自患者的理解。“每天患者都会说很多‘谢谢’。有一位70岁的老大爷,每次帮他做什么,他都特别客气,还会双手合十不停给我们说‘辛苦’。尽管他说的武汉方言,让我们听来也有些困难,但我们都会耐着性子倾听,不时鼓励对方,指导进行咳痰、深呼吸等康复训练。”
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王友龙和张艳茹讨论最多的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规划。如今,为了解决王友龙后顾之忧,也为了实现俩人的共同愿望,张艳茹一人挑起了装修新房的重担。每当想到这儿,王友龙既感激又愧疚。“装修新房一堆事儿,现在都是她自己在弄,操心的比较多,我在这边也帮不上什么忙。”3月4日是未婚妻的生日,王友龙之前就想好给她过一个特殊的生日,不过身在武汉的他这次注定要失约了。
张艳茹说:“王友龙让我等他平安回来,娶我过门。但我想给他说,让他安心工作,家里一切有我,我会做好准备工作,等他平安回来,我们就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