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网一族噼里啪啦地敲打键盘和点击鼠标,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却有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
50岁的李女士(化名)十年前感觉到双手1-4指麻木,近半年来情况愈发严重,尤其是夜间,手指麻痛得难以入睡,每当自己用力甩一甩双手或是按摩一下,麻痛症状便会减轻,李女士心里明白,自己每天对着电脑忙活,肯定是得了俗称的“鼠标手”。
“双手老是麻,还有点疼,总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所以想来仁慈看看,能不能彻底治好。”李女士在仁慈医院做了肌电图等专业的检查后,手外科三病区的陈步国主任告诉李女士,她这是“腕管综合征”,是手外科医生最常进行手术治疗的疾患。
什么叫“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为主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症。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5-6倍,双侧发病约占1/3--1/2,女性双侧发病率和男性双侧发病率的比例为9:1。
临床表现:
1、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优势手多见。
2、手部麻木,以桡侧三指为主,有夜间麻醒史,甩手后缓解。
3、晚期可有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辅助检查:
肌电图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加重或有大鱼际肌萎缩者,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为了让李女士双手麻痛的症状得到彻底解决,陈步国主任手术小组决定对李女士实施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切口比较大,恢复周期长,疤痕增生重,严重者可能造成手腕功能障碍。我们充分为病人考虑,决定不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
传统手术切口示意图
“我们这次给患者李女士采取的是微创手术小切口,这样更利于患者恢复。”术中,陈步国主任在患者左右侧手掌近端大鱼际纹尺侧约0.5cm处,做一长约1.5cm的纵行切口,在这个小切口内对患者卡压的神经进行松解,随后缝合伤口,手术顺利完成。
“真没想到那么小一点点的伤口,就解决了困扰我10年的问题,早知道我就该早点来仁慈。”术后李女士激动地给小编说着。目前李女士已康复出院。
“腕管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
手外科专家认为,经常反复机械地点击鼠标,会让右手示指及连带的肌肉、神经、韧带处于一种不间歇的疲劳状态中,使腕管周围神经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而经常敲击键盘时,由于双手抬得略高,令肘部经常处于低于手腕的位置,神经和肌腱经常被压迫,手就会开始发麻,手指失去灵活性,导致关节痛。
手指过分频繁用力,也会让手及相关部位的神经、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症状,这种病症已迅速成为一种日渐普遍的现代文明病——“腕管综合征”,鼠标手在医学上也被称之为“腕管综合征”。
医学解释发病原因: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拇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进入手部,腕管在手腕掌桡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腕横韧带坚韧,近侧缘增厚,是压迫正中神经的主要因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位置表浅,容易受腕横韧带的压迫,造成损伤。腕管综合征的发病与慢性损伤有关,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容易发病。
局部因素: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姿势因素:用腕过度劳动者,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仍不清楚。
全身性因素: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腕管综合征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态是避免腕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做到预防腕管综合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5点:
1、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将键盘放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
2、工作时,注意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以减少手腕受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为好。另外,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有助于力的分散。
3、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或休息,都应该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应尽量将工作环境搞得舒适些,使腕关节不要过分用力。伏案工作者应把椅子调整到最舒适的高度,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坐下时双脚正好能平放在地面或脚垫上。
4、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每工作1小时,可缓慢弯曲手腕10秒钟。也可工作1小时,中间休息一下,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每隔1小时,站起来休息一下,甩甩手,按摩一会儿手指,做一做握拳和放松动作,使手部的各关节都能得到放松。
5、“鼠标手”早期症状比较轻,只在使用鼠标时容易抽筋或手掌偶感发麻,这时需要休息。必要时可用木板等将手腕固定,使其伸直,通过让受压的神经放松,改善血液循环来改善症状。一旦出现了手麻、手痛,特别是出现夜间麻醒的情况,一定要找专业的手外科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专家介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修复学组委员。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进修学习,师从于徐雷教授。十余年来,在创伤骨科与手足显微外科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先后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等发表多篇论文。
研究方向:臂丛神经、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周围神经卡压,神经损伤后期功能重建。
擅长:
断肢再植、手指再造、皮肤及骨关节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臂丛神经损伤:上、中、下干及全臂丛神经损伤;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
可开展锁骨上下臂丛神经探查及松解手术,副神经、肋间神经、健侧C7、膈神经等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周围神经损伤:上肢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损伤;下肢坐骨神经、股神经及腓总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卡压:尺神经:肘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骨间前神经卡压。
桡神经:骨间后神经卡压。
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手部先天性畸形,神经、肌腱损伤后期功能重建,皮肤及骨关节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拇手指缺损再造,四肢离断再植、创伤修复。
供稿:手外科三病区 吴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