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提高了市民朋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一系列防护新冠的措施同时也阻断了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但每年秋冬季,是流感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高发期,如何机智应对流感?且来细细品读!
1、流感由什么引起?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乙型中Victoria系和甲型中的H3N2、H1N1亚型,同一个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亚型流感病毒。
2、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口、鼻、眼部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毒也可感染。人口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尤其容易传播流感。
3、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
4、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诊断方法是什么?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头疼、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患有流感。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5、哪些人最易受流感病毒影响?
人群对于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特定人群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并发展为重症病例,应该给予重视,如妊娠期妇女、65岁以上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婴幼儿,年龄<5岁的儿童,肥胖者〔体重指数(BMI)>30,BMI=体重(kg)/身高(m)2 〕。
6、如何预防秋冬季流感?
流感病毒可通过流感患者的咳嗽、打喷嚏及接触病毒污染物等方式传播给易感者,患者在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可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流感:
(1)流感流行期尽量少去医院、商场、影剧院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
(2)秋冬季气候多变,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人。人们在身体抵抗力低时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3)居室和工作环境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润。
(4)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注意勤洗手,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不随地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用后立即丢进垃圾桶。
(5)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