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石院长,为我们小宝做第二次手术,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这么多好心人相助,我会教育他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当小宝的主治医生石荣剑从手术室出来后,彭女士哽咽着说出了心里话。
事情要从13年前说起。2007年4月8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丰县宋楼镇的彭女士和母亲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村头河沿旁的一棵杨树下发现了一堆衣裳。当时彭女士妈妈要把衣服捡起来,彭女士不愿捡,拉着母亲准备离开,可就在这时,她听见了细微的声响,打开衣服堆发现,竟然有个婴儿。此时,婴儿的嘴唇冻得发紫,偶尔发出微弱的哭声,环顾四周空无一人,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又冷又饿,彭女士便和母亲把婴儿带回了家中。
回家之后,彭女士一家发现这是一名男婴,手、脚蜷曲着,看起来跟正常人不一样,除此之外,孩子乖巧机灵,彭女士决定一边喂养着,一边在附近村子寻找孩子的家人。一晃半年过去了,始终没有任何线索。半年的朝夕相处让彭女士和丈夫张先生对这名男婴越来越有感情,一家人合计,决定领养这个孩子,并向村委会提出领养申请,办理了领养证,起名叫小宝。
看着小宝一天天长大,夫妻俩的心情却日益沉重起来。为了给小宝看病,彭女士和丈夫四处求医问药,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2008年3月20日,彭女士和丈夫带着小宝来到了徐州仁慈医院。时任骨科副主任的石荣剑诊断小宝是双侧马蹄内翻畸形,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过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以治愈。考虑到彭女士一家的经济情况,院方研究后决定,减免小宝所有的医药费、手术费等,彭女士听后激动地泣不成声。三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完成,小宝原来内翻高度畸形的双足基本恢复正常。
(小宝第一次手术后)
眼下距离上一次手术已经过去了13年,现在的小宝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宝的脚急需二次手术,彭女士带着小宝再次来到了仁慈医院。医院考虑到患者家庭经济情况,决定最大程度的减免小宝的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等。2020年1月28日上午九点,小宝被推进入了手术室。
术后,徐州仁慈医院副院长足踝外科大科主任石荣剑介绍,第二次手术比第一次手术要更加复杂。第一次手术只进行了软组织的矫形,而第二次手术进行了截骨、肌腱转位、韧带加固等,并加上了外架。通过这一次的手术,可以让小宝在青春期和骨骼定型阶段,纠正脚的形状。预计青春期发育结束之后,小宝还需要进行第三次矫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