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力资源部 戴彧
8月6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尹梅教授、人文学院于坤冬教授受邀前来我院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交流,培训内容分别为《有效沟通与团队建设》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带来的启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带来的启示”
于坤冬教授在分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带来的启示》时,列举了世界各国的巨人轮流引领科技进步的历史点滴,于教授解说科技的成型需要有政策的支撑,教育背景、研究领域和团队合作也各自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科学的思想,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宗院长常说“为了做事而做事”,日常就应当认真做事并坚持不懈,同时也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这才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流。
除此之外,医务人员还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大义情怀、责任担当的主体意识和牺牲奉献的大公精神。医生的医疗技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升,但医者仁心必须始终秉持,古代先贤药王孙思邈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将人文精神提升为人文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之成为一种道德感——善。
“有效沟通与团队建设”
尹梅教授的整场培训都充满了爱的力量,不仅给在座的听众以工作技能上的帮助,还给大家的生活解了难题。
每个人都离不开自己的团队,“独行快,众行远”,加强团队建设,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影响沟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心态、角度、认知,个人的实力和立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等。沟通,一半传达的是内容,一半传播的是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沟通时要讲究原则和智慧,以尊重和信任为先,没有平等就很难有沟通成功,真诚的表述更容易获得支持。同时还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团队的钢筋铁骨,需要每个人通过不断学习、驾驭平衡、整合资源、把握先机、不停留等待、保持激情活力、拒绝职业倦怠来铸造。作为管理者,寻找机会,预测风险,帮助下属伙伴提升工作能力,提供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以指导、认可、赞赏、包容、担当作为激励,才能让团队的续航能力持续提升。
爱是一种能力,善是一种循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浪潮中,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和药物让人目不暇接。医学与人文精神的脱离日益显现,不仅无益于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最终将束缚医学自身的发展。所以,让我们一起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医者仁心,大爱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