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神经内科专家,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丁素菊教授再次如约来到仁慈坐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森、副主任医师王虎陪同坐诊。上午8:30,神经内科特聘专家室外的走廊上已经早早坐满了前来求诊的疑难杂症患者,他们是来自徐州市区、六县以及周边山东安徽的患者。
“痉挛性斜颈不难治”
40多岁的刘大姐(化名)进来的姿势有点奇怪,脑袋一直向右肩歪斜,时不时用手托一下右腮。她讲述说,从3个月前开始,自己的头就开始歪了,右后颈僵硬、酸胀,渐渐地手也开始麻了,头不能向左转动,要看左边的话,得整个身子都转过来才行。
丁教授询问病情,看完片子,并给患者做了细致的检查,判断刘大姐患的是“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指头颈部肌肉的一种异常姿势,常伴有头部振颤、徐动或痉挛性不自主运动,致使头部和颈部呈多种倾斜性姿势,受累肌肉明显肥厚。发病开始时症状轻微,缓慢发展,逐渐加重至不能控制,在紧张、情绪激动以及疲劳时症状加重。
丁教授对刘大姐的斜颈提出了三个治疗方法:一、打肉毒素,帮助麻痹神经,松弛肌肉,具有缓解作用;二是吃控制作用的药,吃药效果不明显的话,最终还可以做一个小手术来纠正,不用太有心理负担。丁教授同时建议刘大姐带颈托,颈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忙纠正斜颈。
丁教授说,痉挛性斜颈在许多患者眼中是一种顽固性病症,但认真对待,遵循医嘱,找对方法,康复并不是难事。
“这是风湿免疫病没看彻底”
卢大妈今年62岁,胳膊腿断断续续疼了几年,右胳膊尤其厉害,向里“折着疼”3年了,做什么都使不上劲,连拿筷子“叨菜”都“叨”不起来。去南京求医,在内风湿科住院了一段时间。现在一天吃四五种药,越吃越难受,右胳膊的疼痛却好转不大。卢大妈满怀希望地望着丁教授,希望丁教授能帮她治愈这个“难缠的毛病”。
丁教授仔细看了卢大妈的肌电图,说:“你这是骨性关节炎,还是要去风湿免疫科看,以前没治彻底。这个病治疗起来比较慢,要有耐心。”
“说话渐渐大舌头,这是球麻痹”
朱大姐47岁,这半年,说话渐渐大舌头了。上午症状还比较轻微,一到下午,明显严重,说话跟含着什么东西似的。丁教授给她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问诊,询问她平时眼睛模糊吗,喝水时呛不呛,唱歌时有没有慢慢声音哑了的情形,随即让朱大姐去查个胸片,排除运动神经元病。又安排朱大姐去做舌肌肌电图,以帮助确诊是否是球麻痹。
丁教授说,球麻痹主要指的是大脑或者延脑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发生困难、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比较复杂,朱大姐的症状来看是早期,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让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丁教授一直坐诊到中午12点才停下来休息,众多患者带着放心离去。丁素菊教授每月定期来仁慈坐诊神经内科,为众多疑难病例患者诊断和治疗,许多患者是她的老患者,一听说她来,急忙预约来复诊。丁素菊教授的具体出诊时间,您可以关注我们仁慈医院的官方微信,及时了解详细信息,并预约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