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亲朋欢聚,难免推杯换盏,喝酒俨然成为了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因喝酒发生意外的不在少数,大年初二下午6点,
徐州仁慈医院就收治了一位在酒桌上被意外炸伤的患者。说起这个炸伤患者的肇事“凶手”,竟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啤酒。
全家正聚餐,未开封啤酒突然爆炸
大年初二中午,家住睢宁的褚女士正与家人吃着团圆饭,因为啤酒不够了,褚女士转身去厨房欲再拿一瓶,“我刚走到放啤酒的桌子旁,桌上还未打开的一瓶啤酒‘嘭’地一下突然爆炸了!”褚女士说,当时她都没来得及躲闪,啤酒爆炸后的碎玻璃渣炸得她满手都是,血流不止,全家人慌得连团圆饭也顾不上吃了,赶忙驱车将受伤的褚女士从睢宁送到徐州仁慈医院救治。
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二病区唐洪伟医生接诊后,发现患者褚女士脸色苍白、左手腕的桡动脉断裂,整个人呈虚脱之势。事不宜迟,唐洪伟一边通知褚女士的家属为其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为褚女士开具术前检查单据,十分钟后,褚女士就被送进了手术室。
“患者手腕的桡动脉断裂了,而且流血过多,加之啤酒瓶的碎玻璃渣比较脏,爆炸的时候崩散在患者的左前臂、左腕部,血管、神经都有受损。面部也有少许,但问题不大。”唐洪伟介绍说,手术中已经将患者受伤的创口进行了彻底的清创,并把受损的血管、神经肌腱在显微镜下进行了缝合,术后康复锻炼跟上的话不会对左手的功能产生影响。
据唐洪伟介绍,仁慈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因意外被酒瓶炸伤的患者。许多人喝啤酒时,在找不到开瓶器的情况下喜欢用牙齿、筷子或桌角开啤酒。“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唐洪伟表示,用牙齿或筷子开启啤酒时,常会引发啤酒剧烈震动,从而使酒瓶内产生巨大气压而发生爆炸。“要尽量使用开瓶器开启啤酒。”唐洪伟说,此外,一些人夏季喝啤酒贪凉,喜欢将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急速降温,这样做和将啤酒暴晒是同样的道理,也非常容易引发爆炸。
为什么啤酒会发生爆炸?
一是玻璃啤酒瓶重复使用、超期服役造成的。一些啤酒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超期服役的B字瓶,导致啤酒瓶无法承受压力而爆炸。据了解,“B”字瓶是在啤酒瓶的瓶身离瓶底约20mm范围内,打有专用标记“B”字及出厂年份的啤酒专用玻璃瓶。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不准销售非“B”瓶装啤酒。另外,B字瓶使用期为两年,超期不得再用。
二是由于运输、搬运、储存不当造成的。啤酒里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如果啤酒瓶被剧烈晃动或暴晒后,啤酒液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析出,酒瓶内会瞬间产生巨大内压,当内外压力产生巨大的差别酒瓶就会发生爆炸。此外,饮酒时,不要将大量啤酒和酒瓶放在桌下,酒瓶之间相互碰撞也会引发爆炸。
预防酒瓶爆炸,储存有技巧
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压缩气体,储存温度以4℃~15℃为宜,避光保存,如果温度过高或暴晒,瓶内气体膨胀就可能发生爆炸,同时应该放在箱子里,不要存放在地上、桌子上等容易碰到的地方。在冷藏时不能将啤酒整捆放进冰箱里,应该单放并间隔一定距离,要注意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一旦取出,室外温度过高、体积膨胀,可能引起爆炸。
专家名片
唐洪伟
主治医师
毕业于湖北郧阳医学院,本科,从事手外科临床工作10年。
专业特长:复杂断指(肢)再植,手部先天畸形矫正,手(足)部创伤后期功能重建及复杂创面皮瓣修复。
出诊时间 : 星期六下午
咨询热线:0516-87328999